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話雖如此,但在生活中,或許一日之計在于床,在這個年紀的我們,或許早已習(xí)慣了熬夜,習(xí)慣晚睡。在第二天早上鬧鐘響時,總是在貪戀床上的溫暖,鬧鐘一遍又一遍的響,最后匆匆起床,急忙狂奔,趕不上吃早點,上班也遲到了。懶散的遲到,也帶動著觀望的懶散人。后來遲到有了制度,有了懲罰,大家都愿意遵循上班的那個點,保證好時間能在那個點不遲到。但懶散不改變,將依舊拖拉;趕上了上班的時間點,或許沒趕上洗漱,沒趕上吃早點,在遇到點什么變故或依舊無法準時到達。
而對于每天都提前到達,做事有規(guī)有矩的人,在設(shè)定的鬧鈴響時,伸個懶腰便起床,不貪圖能在床上多眠幾分鐘的人,或許他不能多休息那么一會兒,但他卻能享用一頓安逸的早餐,有著充裕的時間,也能在上班的途中多看一會清晨的風(fēng)景,太陽剛升起時的美,也不會被什么突發(fā)的問題而影響,能自覺提前,準時的去做每天該做的事。
古人曾說:一生之計在于勤,一日之計在于寅。春若不耕,秋無所望;寅若不起,日無所辦。而現(xiàn)在的我們或許在一天的開始就敗了,拖拖拉拉使我們變得懶散,而懶散也成為了一種習(xí)慣,就像我們生活在水中久了,已經(jīng)不知道水是什么了,就像在工作和生活中,當我們不斷地重復(fù)著某個過程,慢慢它便會成為一種習(xí)慣,從而自覺的去做。但無論這種習(xí)慣是好是壞,最終會成為自然。而那些生活中有條有理的人,源于對待每件事物所形成的自律,它就像是春起之苗一樣,雖不見增日有所長勢,但日積月累,終會撥地而起。而懶散也只會使人消極,看似沒多大變化,而不知放任的懶散猶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習(xí)慣成自然,態(tài)度也終將決定成敗。唯有被命運碾壓過,才會懂得時間的慈悲。有的人可能在20歲已經(jīng)老去,但也可能在80歲依舊年輕。懶惰催人老,勤勞能延年,生活的態(tài)度在于自覺后的自律。沒有態(tài)度的懶散,只會慢慢老去,唯有對自己要求高,生活才會給予更好的回饋。唯有習(xí)慣性的自覺,自覺后的自律才是真正告別了懶散,才能擁抱積極向上的每一天。
作者:丁貴龍 楊林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