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們共同編織的騙局中,母親走向了生命的盡頭,孩子的確為母親付出了很多,這本該是一部包含溫情的影片,但實際上卻充滿一種壓抑與無奈。
片中,孩子幾乎事事都依從母親,甚至是希望整個國家都朝著母親所希望的方向“發(fā)展”,幾個人徒手為母親營造出一個“民主德國”,這些看似是對母親的關心,但我卻覺得這是一種對親情的過分表達。在我看來無論他是出于愛也好還是其他東西也好,這些都不應成為剝奪他人知道真相的理由。為了讓她能夠活著,他不惜蒙上了她的雙眼,就像是奴化教育強制性地讓他們?nèi)W習自己的文化,這并不是讓一個民族去接受你的文化,而是讓文化去模糊一個民族的意識,因此這樣做也無異于模糊真相誤導視聽。
愛的表達,不是占有而是相互的尊重與扶持,他顯然沒有尊重母親,需要尊重的并不單純是人存在的尊嚴,還有她的思想和權利。這種不尊重的表現(xiàn)并不僅存在于孩子對母親:為了讓母親高興,他不惜以丑化勞拉的父親為代價,這恐怕已經(jīng)偏離了他欺騙的初衷,這不再是避免刺激的問題而是赤裸裸的獻媚與欺騙,但原因卻令人覺得好笑:因為她要死了。難道不是對勞拉的傷害?由此,我只能說他愛她存在的實體超過愛她的靈魂,或者從大方面講,這是一種“中心邏輯”:一切事物都必須按照他所希望的方向發(fā)展,甚至是別人的生死,如果某件事情不合他意,它就會變得焦躁易怒,表面上是我希望你活著,實際上是我要你活著。
他懂得怎樣去照顧她,卻很難說他懂得怎樣去愛她,這一點同樣表現(xiàn)在母親對孩子的欺騙??梢钥吹剑斉畠耗弥赣H多年前寫的信件是那副痛苦的表情,這樣的欺騙不能讓人覺得是一種愛,相反只有怨恨和悲哀。我同情這位母親,但同樣也同情她的孩子,如果這個謊言沒有撐到母親生命的最后一天,一切又會怎樣,壓垮的不僅是母親一個人,還有整個家庭中人與人之間原本就夾雜這謊言和在此之前已被削弱得不剩多少的聯(lián)系。
我寧愿去承受現(xiàn)實也不愿在欺騙中度過余生,可惜,家人沒有給她選擇的機會,但欺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選擇,他們完全可以以一種溫和的方式把這一切告訴母親,然而他們之所以選擇退縮的原因說到底還是不了解,他們并沒有把握應當使用多少劑量的“鎮(zhèn)靜劑”,這就是距離,讓愛最終變成了欺騙。
作者:羅純玲 財務部